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根据学校十一次党代会战略要求,锚定一流目标,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的工作特色。
一.拔尖造峰,全力把握“811”学科建设重大机遇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成功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标志着我校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学校学科建设紧密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坚持“四个面向”,围绕服务我省“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突出特色优势,打造引领学科发展的“尖刀班”和“突击队”,谋划“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大资金”,在协同创新中实现高原有高峰。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为做好“811”项目申报工作,组成专班精心筹备,对申报材料、答辩材料及建设方案开展深度研究和反复论证。项目成功获批后,成立“811”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制定“811”项目专项预算、2024年建设任务分工方案和经费拨付方案,加强了组织保障,统筹推进“811”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811”项目建设为学校进一步推动以学科建设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战略机遇。
二.攀登卓越,ESI建设实现标志性突破
经过多年建设和培育,我校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成功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增至5个,分别是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03名。其中,化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学科行列,截止5月,排名已达前0.766‰,为省属高校同类学科唯一,标志着我校学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此外,我校工程学千分位为1.412‰,材料科学千分位为1.603‰,向ESI前千分之一不断逼近,学科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三.深化融合,激发学科服务地方新活力
在青岛市在青高校服务地方活力绩效评价遴选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评选中,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学科和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拟增设)1个专业成功获批,为5所在青省属公办本科高校中获批学科数量最多的高校。学校学科建设精准聚焦地方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围绕青岛市24条重点产业链,主动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加速学科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服务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的建设,提升了学校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
四.支撑引领,提升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发挥学科引领功能,聚焦新聘期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学科建设目标,围绕“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力突破”要求,编制了《青岛科技大学2024-2027聘期建设任务》,为学校“特色鲜明,走在前列”高质量大学建设凝聚力量;编制24个学科的《以学科建设为导向的人才队伍建设规(2023-2025)》,加快构建与学校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推进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为科学编制学校进人计划提供依据;协同制定了《青岛科技大学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制定《青岛科技大学发展类项目管理办法》,加强校(院)预算项目管理,提高学校发展经费配置效率,有效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和学科竞争力;牵头组织了“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施单位的申报材料并成功获批。使我校具备了开展“特色高校专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的资格;完成了17个学院的年度考核工作,修订学院考核指标体系,全力推动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五.优化布局,谋划好发展的“最初一公里”
坚持“规划支撑学科、学科引领发展”工作理念,按照“6+3”工作思路,“抓实六项建设、统筹三类服务”,统筹推进学科建设、发展规划、高等教育研究等各项工作,精准发力,重点突破。遵循“工科做强、理科做实、文科做精”的学科建设方针,逐步形成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重点突出、梯次分明的“雁阵式”学科专业发展体系,探索建立“学科+研究院+行业领军企业”的学科群建设机制,优化完善学科布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选择地设置和发展学科专业。筑牢优势学科、夯实特色学科、培育交叉(新兴)学科、强化基础学科、优化人文社会学科,推动传统学科转型升级和新兴学科兴起,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推动学科建设“攀高峰、建高原、筑高地”。
六.一流目标,以高水平建设引领学科再创新高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持续推动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聚焦一流目标,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不断提升建设水平,圆满完成了“双高计划”建设工作绩效评价和“双高计划”建设中期考核自评工作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迈入新阶段,在找准定位、强化特色、加快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有组织科研、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新进展和新成就,不断推动学校学科专业协调、特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