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玲,现任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2012年参加工作,曾担任3年辅导员,后于心理中心工作至今。该同志工作上坚持守正创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各环节,为营造和谐友爱、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不懈奋斗。
一、专业引领,构建完善服务体系
面对日益增长的学生心理健康需求,李海玲带领团队逐步建立起一套覆盖知识教育、宣传活动、咨询服务、危机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通过学习先进的心理咨询理论、技术以及心理工作发展理念,结合学校情况进行创新性实践探索,使得中心能够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化的心理支持。同时,她还积极倡导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与教务处、后勤处等部门的合作交流,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科研加持,促进学科发展
作为一名学者型管理者,李海玲深知科学研究对于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性。多年来,她始终坚持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抑郁预防与干预等多个领域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如《班级归属感与抑郁的双向关系:一项交叉滞后研究》发表在cssci期刊;她还带领团队开展了多项课题研究,致力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团队的研究能力,也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三、用心用情,打造有力队伍
作为心理中心的负责人,她深知团队的力量是推动工作不断前进的基石。因此,在过去的一年里,致力于打造一个专业化、高效化、充满人文关怀的团队。
人才引进与培训:积极邀请校外专家进校开展专题讲座和技能培训,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同时,通过打造“强基计划”“月享会”“暖心工程”等队伍建设品牌,培育了一批一线心理工作者,夯实了全员育人格局。
内部管理与协作:李海玲非常重视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定期举办业务培训、案例研讨等活动不断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同时鼓励专职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宽视野、增进合作。倡导并实施了“周例会+月度总结”的工作模式,确保科室成员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同时,通过定期的团队建设活动,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为了提升全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我组织团队策划了两期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活动,内容不仅包括心理育人能力的提升,还涉及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建设等自我成长话题,受到了广大教师的热烈欢迎。
四、社会影响力拓展
在做好校内工作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拓展心理中心的社会影响力。
参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我们与周边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为崂山区中小学提供心理健康讲座和咨询服务,提升学校的地方贡献度与社会影响力。
媒体宣传与合作:带领团队积极与校内外媒体合作,通过新闻报道、专题访谈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分享工作经验和成果。这不仅提升了心理中心的知名度,也促进了社会各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成绩属于过去,成就更在未来。该同志将继续带领心理中心团队,秉持“以人为本、关爱心灵”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服务模式和方法,为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